熱褲讓我想到台灣,然後驚覺:這就是現在台灣的樣子,青少年出走,願意去嘗試與遊歷。就像現在的我。
但是我比他更成功,沒有興奮與驕傲,因為我是在過別人的生活。
看到女孩的相簿裡顏色是多彩的,她讓歡樂駐留,套索夢想的瑰麗。我相信有更多的感受是埋在他記憶的身處,或者附著在皮膚上形成短暫的異國外衣,就看他有沒有抓住。他的相簿是多人的,卻又是圍著女孩打傳的,合影、和物影,他說要大家等著64天後的昇華。
我有點羨慕他,因為在旅途中等待是漫長的,等待卻是旅行最可口的部分,等待前方未知的驚奇,等待這些驚奇替你複習。
而現在,我在哪裡?我在書桌前寸步不移,而且不容等待,作業已經進行了五個小時,而這就是這裡學生生活的重點:靜態的探索,卻沒有等待。
乍聽之下人生好像沒什麼好期待的,因為一切都是自己掙來的,根本沒有期待與等待。然後我得學會在muddling through的過程中撿一些路邊的小花草,或是避免軋到路邊的小花草以顯示自己高貴的人性。中國學生到底有沒有看到這種可能?還是說他們真的覺得sitting behind desk makes me know the world?! 而假如真的一直這樣想,到最後會不會成真?
那這樣你會把自己的生命定義為發明之旅還是發現之旅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